心理治療『生理』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許多門診病人會要求心理治療,但是人類行為是這麼的複雜,如何以會談方式將其行為思考加以改變?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 近幾年來,有關心理治療的理論已逐漸在改變。首先我們必須承認,人類所有的思考、情緒及行為,多與腦部功能有關。腦部結構或功能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到行為與情緒,例如腦部受傷的病人,會變得容易衝動,甚至改變原來的個性。在臨床上,我曾經遇見過一個原本性情溫馴的老人,腦部中風之後,變得易怒、說話粗魯,甚至動手要打老伴;也見過許多車禍受傷的年輕人,個性變得很不講理,稍不順其意就對家人動粗或大吼大叫。

       其次我們要了解,腦部的功能跟基因有關。人類的基因十分複雜,基因的表現必須透過許多不同蛋白質來呈現,儘管這些生化反應如此不易了解,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很多與情緒相關的疾病都跟基因有關。

       基因表現之所以不同,除了基因本身的突變之外,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也非常大。可以這樣說,基因影響到腦部功能的改變,使得人類行為和情緒受影響,但是情緒的變化會引起週遭環境的反應,經由回饋的機制,進而影響到基因的表現。舉個例子來說,當一個人對著別人微笑而得到正向的反應,如此的愉悅環境氣氛,也會正向回饋到腦部的基因功能表現,於是『微笑』這個行為、周遭環境的愉快氣氛、腦部基因表現,形成一個良好的回饋循環機轉。其實這也正是學習理論的一環,也就是經由學習本身,讓許多正向的回饋的機制肯定良好的行為或情緒表現,相對的,不良的行為或情緒所得到的負向回饋機制,抑制不良行為或情緒的發生。如此說起來,如果修身養性得宜,容易趨吉避兇,自然而然的就可減少許多與周遭衝突的機會,進而內化影響到個人基因表現,甚至一個人的外表或神情面貌也會跟著改變。

       心理治療的最新理論正是上述過程,無論是經由諮商會談、短期或長期的心理治療,都可以藉由學習理論影響到基因的表現,甚至於解剖學上神經元細胞結構性的變化,例如細胞突觸的改變已經被研究證實,將來有一天,腦部影像學更發達時,心理治療前後腦部影像學的細微變化可以清楚呈現,人類對於心理治療的生理變化就會更清楚。

(本篇文章部分內容摘錄Kandel發表在 J Psychiatry 1998; 155:457-469的文章)